利他愛及寬恕教育

盡力愛人能使生命更美好

加入我們一同展開利他愛及寬恕教育

盡力愛人能使生命更美好

加入我們一同展開利他愛及寬恕教育

所有的人,無論具有如何特定的特徵,都有與生俱來的價值。這内在價值是不受外在特徵所定義的,包括能力,財富,或者出生地等等。我們内裏都有去理性思考的潛力,也有去實踐利他愛的能力。正因爲如此,沒有人可以被忽視,不被尊重,或者被他人操縱以牟利。每個人都是寶貴,獨特,和無可取代的。

利他愛是一個古希臘詞匯,含義是爲著他人的好處去幫助他人。舉個例子,如果你已經經過疲乏勞累的一天卻仍在厨房幫助無家者準備飯食,雖十分辛苦你卻堅持下來因爲那些在排隊的人需要你的幫助,你就是在實踐利他愛。
利他愛有時會與同情、善意以及利他主義混淆。然而,利他愛與這些概念都不盡相同。利他愛和同情、善意以及利他主義的區別是其包涵巨大的付出。
寬恕是一種利他愛的表達,將憐憫施予那位對你不公的人。

要明白甚麽不是寬恕是很重要的,因爲這可以幫助我們瞭解甚麽是寬恕。寬恕不是:

  • 容忍不公的行爲
  • 和解
  • 放棄公正
  • 示弱
  • 為達成目的而假裝寬恕

增加希望

改善孩子的精神健康

2018年的一項研究(Rahman et al., 2018)為居住在巴基斯坦拉合爾兒童保護和福利局的四名女孩(11-12 歲)提供了寬恕教育。與只是接受行爲治療的對照組相比,接受寬恕教育的女孩呈現出統計學上有效提升的寬恕和希望。

減少種族偏見

減少種族偏見

由於多數群體和少數群體之間固有的不公正,美國正經歷日益加劇的種族之間的張力。一項2014年發表於《道德教育期刊》上的研究(Enright et al., 2014)發現寬恕教育減少了132名八年級學生的偏見,他們分別在位於美國中西部的以黑人爲主以及以白人爲主的學校就讀。

支持社交關係

支持社交關係

2017年,Flanagan等學者的一篇發表於《青春期雜志》上的文章(Flanagan et al., 2012)指出寬恕與解決衝突及尋求建議相關聯,與尋求報復相對。若是青少年兒童願意選擇寬恕,寬恕教育爲他們提供了如何寬恕的指南。

利他愛及寬恕國際教育峰會

於美國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市舉辦  | 2022719-20 日

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一同來分享交流關於寬恕教育的理念及其在學校中的實踐。另外,主題演講者將分享寬恕的科學研究以及有關利他愛的不同主題。

錯過大會?

在這裡免費觀看所有演示文稿

開拓寬恕和利他愛科學的先鋒小組

美國團隊

羅伯特·恩萊博士

恩萊博士在威斯康辛大學教育心理系被譽爲“寬恕科學亞里士多德教授”。他在1994年成立了非盈利組織——國際寬恕學會。 他在1989年與Maria Santos 及Radhi Al-Mabuk發表了第一篇關於人與人之間寬恕的科學實證文章,並在精神健康領域創立了第一個經科學驗證的寬恕方案——寬恕歷程模式。通過使用二十個步驟的寬恕歷程模式,無論是個人,家庭,社群,甚至政府都經歷到寬恕所帶來的超乎尋常的益處。本著對寬恕正確地理解與實踐,我們皆能在世界各地幫助人們恢復健康情緒,修護人際關係,以及建立更美好的社群。

月球·嘉儀·埃文斯

嘉儀是一位在威斯康辛大學教育心理系就讀的研究生。她的研究旨在探尋孩子們對寬恕之道德感,以及社會意識的形成與發展(健康情緒和社會技能發展)。

哈拿·拉普

哈拿是一位在威斯康辛大學教育心理系就讀的研究生。她的研究旨在探索孩童的社交情感習得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

許如意

如意在菲律賓取得了臨床心理學的碩士學位和博士單元。她是國際寬恕學會的成員,主要負責在世界多地安排關於寬恕教育的會議和工作坊。她目前的研究關注在為無家者,被監禁的人以及那些有“路怒”的人實施寬恕干預。她也是“為他人福祉而駕駛”安全駕駛活動的倡導者。

王許嘉禾

嘉禾是一位在威斯康辛大學教育心理系就讀的研究生。她的研究興趣在於寬恕和利他愛的發展。

台灣團隊

黃世琤 博士

黃世琤博士畢業於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並在台灣國立中正大學擔任心理學系教授。她的博士論文研究台灣人對於寬恕的認知及其與心理生理反應的關係,是第一篇以亞洲人為樣本的人際寬恕及跨文化研究的實證性期刊論文。她翻譯了恩萊寬恕量表的中文版以及數部書籍,包括《寬恕是一種選擇》,《情感發展》,《寬恕人生》等。她是一位傅爾布萊特學者,並曾在斯坦福大學,多倫多大學,以及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分校做過研究。她的研究團隊成員包括黃家萱和蕭彤恩。

以色列團隊

塔莉·加爾 博士

加爾博士是海法大學法學系的高級講師,同時擔任犯罪學學院院長及法律研究中心聯合主席。她的學術研究綜合了法律,犯罪學及社會心理學等領域並涉及修復性司法、兒童權利以及愈療法理學。在加入學術界之前,塔莉是以色列全國兒童委員會的法律顧問。

北愛爾蘭團隊

吉爾·馬根尼斯

吉爾·馬根尼斯於 2016 年加入貝爾法斯特斯特蘭米利斯大學學院的學術團隊,擔任早期教育高級講師一職。在此之前,她是一名小學教師,並擔任寇里米拉(Corrymeela) 社區和平與和解中心的小學部協調員,與一系列學校合作開展跨社區項目。 她教授小學和幼稚教育的本科及研究生學位課程。 她的研究興趣包括教育工作者如何在分隔的社會中發揮對多元環境尊重及對和平建設的角色,以及能夠促進兒童個人、社會性和情感發展的教學法。

利他愛及寬恕教育由以下機構贊助及支持:

約翰‧鄧普頓基金會

本教育研究項目經費是由約翰‧鄧普頓基金會贊助支持。約翰‧鄧普頓基金會支持跨學科的研究理念,包括人類對宇宙中未知的好奇,對生命意義的求索,以及對忘我大愛的擁抱。

國際寬恕學會

國際寬恕學會旨在幫助任何人,無論是個人,家庭,社群,抑或政府經歷到寬恕所帶來的超乎尋常的益處。本著對寬恕正確地理解與實踐,我們皆能在世界各地幫助人們恢復健康情緒,修護人際關係,以及建立更美好的社群。